內容提要:【食用菌種植】熱度:83
食用菌種植是一種將菌種培養在特定基質上,并通過適宜的環境條件促進菌絲生長和菌體成熟,從而獲得高品質的可食用菌類產品的種植技術。
一、食用菌種植技術
食用菌種植的技術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- 培養基準備:根據不同種類的食用菌,準備適宜的培養基,如木質基質、麥秸稈、玉米秸稈等,并進行消毒處理。
- 菌種接種:將培養好的菌種接種到培養基上,可以采用菌種培養瓶接種、液體菌種接種或孢子直接接種等方法。
- 控制生長環境:根據不同食用菌的生態特性,控制溫度、濕度、光照和通風等環境條件,創造適宜的生長環境。
- 菌絲生長和培養:促進菌絲的生長和擴繁,可以采用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,定期噴水保持濕度。
- 子實體發育和采摘:當菌絲生長到一定程度時,提供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刺激子實體的發育,待子實體成熟后進行采摘。
- 病蟲害防治:定期檢查和噴灑適當的農藥或進行生物防治,控制病蟲害的發生。
- 草堆回收利用:飼料菌、菇菌等可以利用農牧業減廢剩余物質,進行資源回收利用。
栽培時不用母種作菌種,一般是因為母種的生產成本較高,如果直接用于栽培,需要量較大。把母種轉入與栽培料接近的營養基質上會得到第2級種,叫做原種,把原種再接入相同的培養基內叫3級種,也叫生產種或栽培種,這種菌種能直接用于生產。菌種需要豐富的營養物質,不同的蘑菇需要的無機鹽等微量元素有一些區別。
二、食用菌種植屬于什么行業類別
食用菌種植屬于農業行業類別。種植食用菌是農業領域的一項重要活動,通過使用合適的種植技術和設備,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,培育和生產各種食用菌類產品。食用菌種植是一種農業多種經營的領域,涵蓋了各種食用菌的種植、生產、銷售等環節,與其他作物的種植和農產品的加工有一定的區別。因此,食用菌種植可以歸類為農業行業中的次級產業或特殊農業產業。
三、栽培時為何不用母種作菌種
1、栽培時不用母種作菌種,通常是因為母種的生產成本比較高,如果直接將其用于栽培,需要量會比較大。一般從孢子或組織分離得到的第1次菌絲體叫第1級種,也叫做母種。母種對養分的吸收、環境的適應性都要進一步馴化,第1次菌絲體可以在相同培養條件下擴大生產,一般需要再轉1次管,從轉出的試管菌種上可以選擇優良的菌株作為母種。
2、把母種轉入與栽培料接近的營養基質上能得到第2級種,叫做原種,把原種再接入相同的培養基內叫3級種,也叫做生產種或栽培種,這種菌種就是直接用于生產的,它的需求數量比較大。由第1級種轉至第3級種的過程叫做轉接菌種,也就是菌種傳代培養。
3、菌種需要豐富的營養物質,一般不同的蘑菇需要的無機鹽等微量元素有一定區別。菌種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4-28°C左右,濕度要保持在85%-95%左右,否則生長就會比較緩慢。同時菌種還需要新鮮的空氣和適當的光照,PH值在5.5-7比較適宜。
四、菌種怎樣培育蘑菇
1、挑選菌種
- 菌袋要厚實堅固不易破裂,同時也要透明利于觀察菌絲生長。
- 菌料密度應在450千克/立方米為宜,必須是水的密度的一半,放在水中要有一半的體積漂在水面以上。
- 挑選菌種時,既要看重量也要看體積,重量大而體積小的菌種就說明摻水過多。
2、蘑菇栽培
- 解開菌包扎帶,開口直徑為1-2cm左右,向里面噴點水(可以存點積水,一般積水沒有干就不需要再噴水)。
- 平放在半陰暗、潮濕、通風的地方,不要讓陽光直射,適應溫度為-40-40°C左右(室內栽培適宜的溫度為5-32°C左右),當袋口出現小菇蕾再完全打開袋口。
3、日常管理
- 可以用濕毛巾或餐巾紙覆蓋袋口,要經常向毛巾或餐巾紙噴水,保持透氣濕潤,也可以在菌包袋口處套塑料袋(塑料袋內壁要噴水,保持通氣)。
- 菌袋內有水時要及時倒出,一定不能弄壞包裝的塑料袋,大概過幾天就可以出菇。
- 相關評論
- 我要評論
-